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帐号

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ISO官网报道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ISO 16521:2024:助力建筑行业建设未来
作者:admin 单位: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编者按
近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官网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如何塑造可持续城市:一部新国际标准正助力建筑行业建设未来” 为题,报道了由我国牵头,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韩林海教授主持制定的ISO国际标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ISO 16521:2024,彰显了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力。
 
 ISO 官网截图
 
 
该报道的中文翻译如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如何塑造可持续城市:一部新国际标准正助力建筑行业建设未来 
 
是否有一种结构体系能够“一应俱全”,既能吸收地震动、降低碳排放、加快建造周期、又能减少未来维护成本?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s, CFSTs)正是这样一种兼具性能和可持续性的创新型组合结构。近期,随着国际标准ISO 16521:2024的发布,钢管混凝土结构拥有了统一的全球标准,在世界范围内解锁了变革基础设施设计与建造方式的可能性。
 
伴随城市扩张及其势在必行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业正面临寻求更加明智的建造方式的压力,需要寻求兼具高性能与环境友好的建造方案。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及混合结构因其能够结合两种材料的力学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成为最具前景的优选形式之一。其优异的承载力和延性,使其非常适合多种形式的基础设施项目,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等复杂工程中。
 
新标准ISO 16521由ISO/TC 71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于2024年9月由其SC 9技术分委会正式发布。该标准的发布是钢管混凝土技术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该技术获得了正式认可,也为其设计、施工、检验和维护建立了全球统一框架。
 
在钢管混凝土体系中,钢管与混凝土的协同作用提升了结构性能和对复杂荷载的抵抗能力,使其尤其适用于地震多发地区。钢管作为外壳约束核心混凝土,使其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提升其强度和延性;同时,核心混凝土也能有效改善钢管的整体稳定性。这种组合作用不仅赋予结构出色的吸能能力,还减少了模板使用,实现了更快、更清洁的建造过程,并减少碳排放。
 
然而,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广泛应用曾长期面临阻碍,尤其是在欠发达与预算有限地区。材料和建造的高初始成本常常令投资望而却步;恶劣环境下的结构腐蚀问题仍然突出;持续性研究和标准化设计指南的缺乏,也给其应用带来了不确定性,进而限制了对该技术的信心和推广应用。
 
为应对上述挑战,ISO 16521标准制定了从概念到工程实施的明确技术规范,从而保证其协调性与可靠性。该标准引入了钢管混凝土混合结构这一显著降低材料用量的创新形式,并基于系统的防护设计规定有效解決了钢管腐蚀问题。
 
作为全球认可的技术依据,该标准将推动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城镇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该标准的发布有助于工程项目各参与方更有效地发掘该技术在现代工程建造领域的潜力,为构建更可持续、更具韧性的建成环境创造了条件。
 
2025年6月,ISO 16521标准获得了全球范围关注:新建立的ISO/TC 71/SC 9技术分委会主席、清华大学韩林海教授荣获ISO卓越贡献奖,成为混凝土材料与结构领域第1位获奖人。 
 
报道详见:https://www.iso.org/contents/news/2025/08/iso-shaping-sustainable-citi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