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拥有行业大师、央企高管光环的领军人物,也是与年轻同事一道周末加班、办公楼下取外卖的设计院普通一员;
他是潜心工程实践、锐意科研攻关、严于律已的资深专家,也是耐心讲解标准规范、勤力提携后辈、宽以待人的可敬师长;
他是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企业管理者,也是为人低调、不尚华辞的科技工作者。
他就是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监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标准科技创新奖首批标准大师荣誉称号获得者郁银泉。近期我刊采访了这位优秀科技工作者,听他畅谈大师的故事。
大师之路始自偶然,成于必然
郁银泉的职业生涯肇启于他18岁的那次偶然选择。
1980年高考,郁银泉听从中学数学老师的建议而报考浙江大学,之后专业方向的确定却有些偶然—— “因为土木系招的人数稍多一些,我想这样可能更保险,所以就选择了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当年的年轻学子可能没有想到,这看似不经意的选择在他的脚下将会延展成为一生的事业。
“因为基础教育阶段所学知识不多,进入大学后大家都非常用功地学习,”至今回忆起在母校的求学经历郁银泉言语间仍满是留恋,“这四年的时光真是美好,我非常怀念。”除了真挚的同学情谊,当时校园中对知识渴望与尊重的良好氛围也在郁银泉心中留下深刻印记,成为他日后专业道路上的精神指引。
1984年,郁银泉告别母校进入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钢结构室工作,其前身就是20世纪50年代为承担苏联援建我国156项军用和民用工程钢结构设计而成立的建工部金属结构研究室,曾汇聚以共和国第一代归国工程师、我国钢结构事业奠基人李瑞骅为代表的一批专家,是建国初期推动我国钢结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刚走出校园的郁银泉就在前辈专家的带领下开始了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厂房设计与相关标准编制修订工作。
此时正值改革开放,内地设计单位纷纷南下“开疆拓土”,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也在深圳设立中深建筑技术发展中心。1985年,还是助理工程师的郁银泉就被派遣至深圳, 4年后进入香港华丽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工作。
此次南下工作历经8年,无疑为郁银泉的职业生涯提供了高起点、广视野。初到深圳,他便接触到由钢结构室老一辈专家设计的深圳发展中心大厦项目,该项目是我国首座高层钢结构隐框幕墙建筑,这更加坚定了他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的信念。在此期间,他完成了自己首个结构设计作品——深圳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人民银行,该项目地下设有当时华南地区最大的金库,“为了做好防盗防撞设计,我到香港学习、借鉴项目经验,然后就是没日没夜地计算分析、不断完善设计,在前辈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下终于顺利完成项目”,郁银泉回忆道。该项目最终获得1991年度城乡建设系统部级优秀设计三等奖。在香港期间,郁银泉在英国标准体系下与当地和英国事务所合作,完成了美丽华中心大厦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当时香港政府严格的项目审查制度和西方先进的工程结构理念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事业的起步阶段,郁银泉就是这样握着鸭嘴笔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画图度过的,“回想南下的这8年对我的技术水平提升还是很有好处的,因为一直在进行工程项目实践。”在他看来这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每一张图每一笔都要画准确,这是对年轻人最好的磨练。”就是凭着这份勤奋与认真,郁银泉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
南下期间还有一段“插曲”令郁银泉印象深刻。由于当时设计人员非常稀缺,许多工程项目设计都以“炒更”(粤语方言,意为业余时间加班)的组织方式完成。很多设计人员在完成单位日常工作之后会利用晚间空闲时间“炒更”。郁银泉也曾加入其中。设计人员来自不同专业又互不熟悉,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共同完成设计项目,“这种高强度会逼迫你拿出高效率,不仅要迅速了解各专业情况,还要努力与各成员进行高质量有效沟通与协调,当时可还没有BIM,检查纠正‘错漏碰缺’全靠人工。这段‘炒更’岁月让我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全方位业务能力锻炼”,他笑谈道。这段特殊的经历不仅为郁银泉的专业水平提升再添动力,更“意外”地磨炼了他的协调组织能力,为日后的企业及技术管理、组织标准编制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海南房地产业蓬勃发展,一批建筑师“下海”经商,在深港两地已工作8年的郁银泉则选择回到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继续埋头钻研专业。此后,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探索、严谨工作和深厚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积淀,郁银泉在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减隔震研发、工程建设标准化等领域取得骄人成绩。他主持和参与了数字北京大厦、国家体育场、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等重大工程项目结构设计,主编或主要参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20余项,并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优秀工程设计奖银奖2项,华夏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4项,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他个人先后获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标准科技创新奖标准大师等荣誉和称号。同时,郁银泉逐渐由一名年轻技术骨干成长为肩负技术攻关和企业管理重担的优秀领军人物,历任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结构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长,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
时至今日,同辈中的许多建筑师已经藉由经营房地产累积亿万身家,郁银泉仍坚持奋战在工程、科研一线,“人与人的需求不同,追求也就不同。”提及同辈之间的人生轨迹差异,他格外淡然。
“是钢结构建筑,而不是建筑钢结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郁银泉强调。
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占比仅为5%,而在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一比例均高于30%。“我国之所以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最主要的原因是传统观念和意识没有转变。”郁银泉这样分析。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房屋建筑大量应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而钢结构住宅发展相对缓慢。自“十五”时期起,郁银泉开始重点思考钢结构住宅相关问题。“一方面,钢结构住宅抗震性能好、空间利用率高且改造便捷,更能满足现代居住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其具有产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施工场地要求低、绿色节能等特点,综合经济效益较好。”结合国际经验和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国情,郁银泉作出判断:钢结构住宅是未来国内住宅的发展方向。
“治病要治根”,郁银泉经对比分析发现,国内钢结构住宅应用之所以推进缓慢,有居住者对钢结构住宅认识和使用习惯的原因,也有某些钢结构住宅自身技术不完善的问题。 例如,和传统混凝土剪力墙住宅比,传统钢结构住宅造价上不占优势;钢结构住宅室内梁、柱等结构构件外露,不符合我国居民的居住习惯;一些钢结构住宅的隔声、保温性能不尽如人意。“综合来讲,就是因为钢结构住宅的系统集成不配套,这并非不可解决的困难。”郁银泉总结道。
但限于当时配套产品缺乏,他选择首先针对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进行研发。通过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低层冷弯薄壁型钢住宅成套关键技术研发》等研究,解决了低层冷弯薄壁型钢住宅抗震、连接、三板体系等关键技术,编制完成行业标准《低层冷弯薄壁型建筑技术规程》JGJ227-2011,为该技术在国内推广应用铺平道路。
2010年后,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钢铁产业产能过剩日益加剧,建筑用工成本进一步提升,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逐渐加大,业内对推广钢结构住宅的呼声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居住质量的要求日渐提升,而国内已建钢结构住宅出现不少质量问题,其建筑功能不完善、集成技术不配套的劣势愈加凸显。
对此,郁银泉提出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理念。他亲自带队赴国外考察,并对欧美钢结构住宅技术与国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全新理念:“钢结构住宅首先是一种钢结构建筑,而不是建筑钢结构。”郁银泉强调钢结构住宅的首要属性是建筑产品,而钢结构只是一种结构形式。他与业内专家一道,提出应改变国内行业单一强调结构的理念,呼吁钢结构住宅应将关注重点放到建筑本身,在此基础上解决现阶段出现的问题。
理念的改变还需要“可行性”作支撑,要想推广钢结构住宅需要一条明确的技术路线。“钢结构住宅很适合做装配式”,郁银泉说。他认为,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具有易于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如能实现产业化,劳动生产率将大大提高,其综合经济效益会更加凸显,将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同时,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建筑产业变革方向,既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郁银泉提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重点在建筑集成而非结构本身的理念,他解释说:“钢结构住宅的发展不仅仅是结构单专业的问题,而是受到建筑、结构、设备、内装等多个专业影响。因此,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不仅仅等同于主体结构的产业化,需要从主体、外围护、机电设备、内装等方面统筹考虑,这才是钢结构住宅未来的出路。”因此,郁银泉一方面带领团队开展钢结构外围护墙体、新型钢结构体系等一系列研究开发工作,填补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另一方面主编了国家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及行业标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JGJ/T469-2019,明确编制重点在“建筑”而非“钢结构”,形成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管线系统和内装系统四大系统集成的设计方法,重点解决集成问题。同时,在郁银泉的倡导下,多次组织标准宣贯工作,推动其在一线工程的广泛应用,极大促进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设计、加工、施工等领域的发展。
新的理念和设计方法需要有力的执行者。郁银泉颇具前瞻性地提出:“钢结构住宅设计一定要由建筑师牵头!”
“2015年,我从院内的综合设计所调入钢结构所,专业所吸收建筑师这一做法在当时很罕见,我只是觉得奇怪但并没有意识到郁院长此举的深意所在,现在看来这是多么具有前瞻性的革新举措。”如今已担任标准院钢结构设计研究所总建筑师的温静不禁感慨。以往的钢结构住宅设计多是由钢结构企业或结构工程师主导,住宅品质难以保障。现在强调住宅首先是建筑产品,要对结构、外围护、机电设备和内装进行集成,最终良好实现产品各项建筑功能,就只有采取由建筑师牵头的方式。郁银泉在标准院内部就此理念进行实践——打破钢结构所单一专业的人员构成,大胆引入建筑师,温静就是其中一员。
除钢结构住宅外,郁银泉在钢结构其他领域也取得丰硕成果:他较早将新型钢材Q345GJ引入设计标准,推动了钢结构新型钢材的使用;对多高层钢结构梁柱刚性连接的连接系数及刚接柱脚开展研究并引入标准,使我国钢结构抗震耗能构造理念与国际同步;推动新型抗侧力构件如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屈曲约束支撑的使用,提升建筑抗震性能;对门式刚架抗震性能开展研究,为门刚结构的大范围推广应用扫清了障碍。郁银泉还主持、参与了多项大跨度结构,高层、超高层结构项目。其中包括国家体育场、北京中关村国际金融中心、鞍山体育中心、数字北京大厦等。共同主编了全文强条国家标准《钢结构通用规范》,主编了国家标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参与编制了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标准》以及行业标准《高强钢结构设计标准》等。
同时,围绕标准规范和工程实践需求,郁银泉带领团队在多高层钢结构抗震、新体系研发和钢结构住宅集成配套技术等方面进行科研创新并取得突破。其中,他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科技部中央科研院所基金项目“内填RC墙半刚接钢框架结构体系应用技术”“多高层建筑钢柱脚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并参与完成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冷弯薄壁型钢住宅成套关键技术研发”、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装配式交错桁架钢结构研发与示范”、科技部中央科研院所基金项目“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高层混合结构体系开发”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在郁银泉的带领下,标准院钢结构设计研究所(郁银泉工作室)已将业务拓展为标准制定、科研开发、钢结构公共建筑及住宅工程设计、结构优化咨询、钢结构施工模拟、钢结构加固改造等全过程,逐渐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钢结构住宅集成技术服务商。
“以科技创新服务民生,是我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2020年12月28日20时46分,在甘肃陇南市宕昌县发生3.9级地震,多地震感明显。然而,距离震中仅有10公里的宕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实训楼顶层6楼正在培训上课的师生,却普遍反映震感轻微、摆动不明显。地震中,位于建筑物顶层理应感受到经“放大”作用后更强烈的地震效应,但这次为什么却“例外”?原来,这栋外表与平常建筑无异的实训楼采用了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摩擦摆隔震装置,而这正是郁银泉所带领团队开展建筑减隔震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的成果之一。
据郁银泉介绍,以往我国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均以“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为抗震设计原则,通过增强结构强度来抵抗地震。虽然这种传统抗震方式能够有效减轻地震伤害,但是结构本身不断累积的损伤不仅影响建筑本身的安全性,还很难修复。而采取建筑隔震技术则可以更有效地保障建筑物安全,同时提升建筑功能的震后可持续性。隔震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减轻地震作用的新技术,即在传统抗震结构中增加隔震支座,以消耗地震能量,大幅降低建筑结构层间变形和加速度反应、保证内部设备及装修完好,“以柔克刚”减小地震对建筑物影响。
2008年汶川地震后,全面提升防震减灾能力进一步成为国家共识。郁银泉带领团队全力投入到建筑减隔震技术研究、相关产品研发推广中,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应用于宕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隔震装置就是其中之一。“国际上隔震建筑主要使用橡胶隔震支座,在耐久性、性能稳定等方面存在一定劣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自主研发了超低摩擦系数摩擦摆隔震装置,使用金属作为主体材料,性能更优越。宕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内首栋采用该装置的建筑,实践证明其隔震效果良好。”郁银泉介绍说。超低摩擦系数摩擦摆隔震支座是他带领团队历经多年攻关取得的核心专利研究成果,采用了自有专利技术特殊涂层,其减震效果较普通摩擦系数的支座可提高至少30%以上。目前国际上摩擦摆隔震装置的摩擦系数为0.05至0.07,但郁银泉带领团队通过技术攻关将摩擦系数降低到0.02,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郁银泉团队已研发推出的减隔震系列产品还包括阻尼耗能装置、隔震柔性管道连接、隔震防火板及隔震缝封堵产品等。同时,郁银泉还主持参与了国内大量减隔震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国内最高的隔震建筑唐山新华文化广场、首钢圣拉斐尔小镇东区等项目;主编、参编国家标准《建筑隔震设计标准》《建筑摩擦摆隔震支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多部减隔震相关标准,为有效降低地震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贡献。“以科技创新服务民生是我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郁银泉如是说。
“行业发展,需要标准规范的引导和支撑”
标准化工作是郁银泉职业生涯中的一条重要轨迹,他始终坚持工程建设标准化一线工作,“因为我们认识到,真正要推动行业向前发展,没有标准规范的引导,没有标准规范的支撑,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说。
郁银泉对标准规范的重要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促使他对待标准编制工作格外严谨、认真。由他主持编制的《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以下简称《高钢规》)是高层钢结构设计遵循的重要行业标准,对促进国家高层钢结构建筑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04年修订任务启动至2015年11月标准批准发布,修订工作历时10年,从标准统稿直到交付印刷,郁银泉共认真修改、校对了十几遍。“厚厚的一叠稿件给郁院送去审校,返回时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红色修改标记,每次都是如此。”当时承担标准统稿工作的标准院郁银泉工作室主任王喆回忆道,除了亲手改稿,郁银泉还会就所发现的重要问题与主要编制人员认真解释、沟通,务求标准条文准确、科学。除重要技术问题,郁银泉从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就在付印前一刻,他在校对中发现一处标准条文在角标处出现错误,及时指出并纠正。《高钢规》就在这样他的严格把关中完成了修订。
一本高质量的标准离不开科技创新。郁银泉在《高钢规》修订过程中调查总结了国内外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有关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开展了Q345GJ钢的可靠度及抗力分项系数的研究、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等十几项专题研究,并进行了Q345GJ钢材的材性试验、钢柱脚抗震性能试验等大量实验研究工作,同时,查阅并翻译了大量国外相关资料和文献,力求《高钢规》与国际接轨,形成了高性能钢材Q345GJ钢的材料设计指标;增加了抗震性能化的设计规定及伸臂桁架和腰桁架的有关规定,增加了屈曲约束支撑设计的有关内容等10项创新。此外,编制了配套标准图集《多高层民用钢节点构造详图》16G519;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十余次宣贯工作,推动了标准的广泛应用。
郁银泉还主持编制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该规范是在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工程标准化协会标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的基础上上升为国家标准的。该规范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在单层工业厂房和单层仓库类建筑发展的飞跃,推动了门式刚架形式的推广应用。郁银泉主持开展了门式刚架结构拟静力试验、振动台试验、端板连接拟静力实验,研究了端板半刚性连接滞回性能,形成了门式刚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及连接节点的构造。该标准已翻译成英文版,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年应用量超过1.8亿平方米。
我国钢结构行业存在体系成熟度不够,标准化程度严重滞后等问题。其中,实现部品部件的标准化和模数化是关键。对此,郁银泉主持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工业化建筑部品与构配件制造关键技术及示范》,开展工业化建筑部品与构配件和主体结构、建筑装修、设备模数化协调及标准化接口技术,工业化建筑标准化部品和构配件体系,钢结构构件智能化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着力解决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建筑部品与构配件制造领域面临的技术难题。该项目的实施为我国工业化建筑制造领域的标准国际化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此外,郁银泉还完成了省部级标准化科研项目“钢结构建筑标准体系研究”“编制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关键指标技术发展报告”等标准化研究项目。
在国际标准方面,郁银泉推进和指导ISO/TC59/WG3《模数协调标准》编制工作,成立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ISO/TC59/WG3—模数协调编制工作组,开创了我国主导ISO/TC59领域重要国际标准先河,是推动我国标准“走出去”的重要一步;推进和指导ISO/TC59/WG4/《建筑与土木工程的弹性》国际标准编制工作,此项工作是推动我国建筑领域国际标准编制工作的前沿探索,也是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的积极尝试。此外,他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建筑领域重要国际标准研究》的相关工作。该课题提出建筑领域8项重要国际标准研究任务,以推进建立建筑领域质量和安全关键控制特性测试国际技术标准体系,在国际范围内统一技术参数和测试规范,为全球各国建筑工程及建筑制品领域科研、生产和市场流通提供便利,对引领国际技术发展方向、提升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建筑工程及建筑制品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勤奋耕耘,郁银泉在标准化理论研究、标准研制、标准实施、国际标准化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影响深远;他主导重要国际标准研制,在重大国际标准研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在本领域、本行业国际标准化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在运用科学方法,郁银泉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组织推动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联盟)标准化创新发展贡献力量。郁银泉从业30多年来,主编或主要参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20余项;主持省部级以上和国际标准化科研项目多项,主持编写标准化专著1部。在标准化理论研究、标准研制、标准实施、国际标准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多次获得重大奖项,其中,《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排名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排名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排名2)获得华夏建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排名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排名1)获得标准科技创新奖一等奖,《钢结构钢材选用与检验技术规程》CECS273:2011(排名10)获得标准科技创新奖三等奖。《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划与构造详图》(排名1)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标准设计二等奖,《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高层和多层钢筋混凝土防震)》(排名5)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标准设计一等奖。
“人才,是第一资源”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标准大师、标准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行业领军人物……郁银泉可谓“身居高位、光环耀眼”,但院内的年轻人每每提起他时却像谈到一位受人尊敬的师长,多是亲切而少有敬畏。这缘于他充满亲和力的个人魅力以及重视年轻人、勤力人才培养的育人理念。
“我就是在老领导、老专家的共同培养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提起前辈的提携和栽培郁银泉言语间充满感激之情。他刚参加工作一年左右就被派遣至深圳,相信这对于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来说是难得的锻炼机会。“我能够南下工作,得益于所里的老领导税清劭,他非常具有开拓精神,并且非常重视年轻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不遗余力。我每次去深圳都要看望他。”郁银泉回忆道。就是这样的潜移默化,让培育人才的重要性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而郁银泉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始自“身教”。
“标准院的企业精神是‘做人高标准,做事严要求’,郁院长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理念。”王喆跟随郁银泉工作已有11年,对他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和不懈钻研的敬业精神深有体会,“郁院长的工作强度非常高,科研、设计、标准、管理样样都要抓,白天需要处理大量事务性工作,晚上和周末他的办公室总是亮着灯,这是他留给技术工作的重要时间段。”王喆开会或逛书店时如果看到最新的技术书籍总会带一本给郁银泉,“郁院时刻关心前沿科技发展,并不会因为达到这样的职业高度而放慢探索求知的脚步,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郁院对标准规范特别熟悉,交流沟通时直接使用标准编号不用提及名称。我们有问题请教时,他能准确地告知可以查询某一本标准某一部分的某一行标注小字。敬佩之余也会想我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标准院郁银泉工作室专业室主任王力说,他眼中的郁银泉非常重视技术工作并且尊重知识和前辈专家。“全国著名建筑钢结构专家、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原顾问总工程师蔡益燕是郁院长的老领导,郁院长一有时间就会带上资料拜访他,交流技术问题,并关心老领导的生活起居情况。”
恪守“一切高标准”工作原则的郁银泉,在面对年轻人时却格外耐心和细心。无论多忙,遇到前来请教技术问题的年轻同事,他一定会放下手中工作优先处理,还会针对复杂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即使面对一张图纸,郁银泉不但指出重点问题还会亲手纠正绘图不规范处。“习近平主席说过,‘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知识密集型产业而言更是如此。”郁银泉深知人才培养对工程建设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是标准院从事减隔震技术科研工作的主要部门,团队组成大部分为80后、90后年轻人,他们在具体科研工作中有热情,但是缺乏技术研究以及工程实践经验。基于此,郁银泉积极提携、扶持青年技术人员,大胆启用年轻骨干担当课题负责人、标准主编人。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所长邓烜便是其中一员。在201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事务所共同组织的建筑抗震技术人员与人才培训项目中,郁银泉积极鼓励并支持当时的科研骨干邓烜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学习日本先进的抗震技术。2年后毕业的邓烜快速成长为标准院建筑减隔震技术的核心力量,负责多项重要隔震建筑设计、课题研究工作,主编了国家标准《建筑摩擦摆隔震支座》,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并担任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所长。
由郁银泉领军的钢结构业务是标准院传统优势业务,他对钢结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格外重视。在汶川地震后,郁银泉选派钢结构所4人次分别赴日本参加中短期和长期培训,学习先进的抗震减灾和钢结构技术经验。同时,他积极推荐业务骨干继续深造。2018年清华大学首届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招生,在郁银泉的积极推荐下,标准院同时有2名员工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养被成功录取,成为当届能源环保方向唯一“特例”。
在重视内部培养的同时郁银泉还积极引进人才。在他的积极推动下,标准院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他身兼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导师,为标准院争取了多名优秀毕业生,2020年郁银泉工作室/钢结构所引进一名清华大学博士后毕业生,并有多名博士毕业生进入标准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发挥骨干作用,充实了科研技术力量。
郁银泉在工作中对年轻人技术要求高、把控严,在科研课题、标准编制、学术兼职、科技奖励等方面给予年轻员工有力支持,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如今标准院钢结构等业务领域已经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结合的技术梯队,培育出多名行业专家,并在行业内占有重要地位。
在郁银泉的身上,留存着老一辈建设者严谨执着、求真务实的深刻印记,同时流淌着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放眼寰宇、逐浪竞高的奔腾热血。他是践行科技兴国、科技强国、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急先锋,更是继往开来、传承创新、勤力哺育新一代人才的传薪者。愿大师之路长续,科技之光永辉!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