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并给出了打造智慧城市的工作目标。而在早些时候,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工业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新世纪娱乐_澳门二十一点-官网科学院等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列为2016年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未来五年,智慧城市到底应该怎么建,施工企业应该做些什么?
展望一:基于BIM的预制装配建筑体系应用技术
★ 预制装配建筑产业化全过程的自主BIM平台关键技术;
★ 装配式建筑分析设计软件与预制构件数据库;
★ 基于BIM模型的预制装配式建筑部件计算机辅助加工(CAM)技术及生产管理系统;
★ 基于BIM的空间钢结构预拼装理论技术和自动监控系统;
★ 基于BIM模型和物联网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运输、智能虚拟安装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平台。
量化指标
《方案》给出了考核指标:即设计效率提高20%,完成示范工程不少于10项,面积不少于100万㎡,其中预制装配式和钢结构示范项目至少各1个实现全过程BIM应用。
展望二: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关键技术
★ 基于绿色环保的施工全过程创新工艺;
★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标准化、定型化、产业化技术;
★ 施工现场固废减排、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
★ 基于高效、节能、环保理念的现场施工装备及系统改造技术;
★ 施工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与监测系统;
★ 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绿色施工技术,建设基于物联网和分布式计算技术的绿色施工监控管理平台;
★ BIM与物联网、移动通讯、智能化等信息技术在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中的集成应用技术及标准体系。
量化指标
《方案》给出了考核指标:即实现固体废弃物减排70%;完成不少于20个示范工程,总面积不少于200万㎡;建立智慧建造综合应用示范与产业化基地不少于5个。
如是观之
智慧城市离不开智慧建造,而智慧建造离不开建筑信息化,也离不开建筑工业化。未来五年,建筑企业要想有大发展,除了要拓宽自己的地域属性,还要在工业化领域和信息化领域深耕细作。